土坟风水 土坟不长草

清明节上坟有什么规矩

宋代诗人高翥在《清明日对酒》中写道:

南北山头多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

纸灰飞作白蝴蝶,泪血染成红杜鹃。

日落狐狸眠冢上,夜归儿女笑灯前。

人生有酒须当醉,一滴何曾到九泉。

这首清明扫墓诗中就道出了清明上坟时要烧纸钱的习俗。其实清明扫墓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“墓祭”之礼,沿袭到现在,每年的4月5日清明节前后进行祭祖扫墓,已经成了一种固定的风俗。在民间,清明上坟各地有不同的规矩,但大都大同小异,小编本地有这些规矩:

一、时间上的规矩

清明节气共七天,清明节前三天和清明节后四天为祭祖时间。祭祖当日宜早不宜迟,一般下午是不祭祖的,下午祭祖是没有诚意的表现。

二、饮食上的规矩

祭祖当日早上一定要吃素食,就如平时去寺庙敬香一样不能够吃荤菜,不小心吃了荤菜也应该刷牙后再去祭祖,这是对神明祖先的尊重。

三、服饰语言上的规矩

清明扫墓祭祖时衣着要整齐,最好不要穿得太妖艳,扫墓时可佩戴上玉器,振作精神。在墓地时神情要肃穆,不要高声喧哗,更不要嬉笑打闹,否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。扫墓时要聚精会神,不要在墓地拍照留念,人是不可以和坟墓同框的。

四、扫墓程序上的规矩

来到墓地首先是把以前装过祭品的盘碟清洗干净,摆上新带去的祭品:茶、酒、饭、肉、鸡蛋、水果,以及死者生前喜欢吃的东西,有时候还会带上鲜花,放于墓碑前方。

接着在墓碑前方点燃两支蜡烛两柱香,在坟墓的正前方点燃一柱香,还要在的侧面的左边点一柱香,祭祀山神土地,然后开始向先祖祈祷,就像和先祖聊天似的,告诉他们清明节到了亲人们都来看望他们了,请求先祖护佑,全家大小平安,事事顺利。

农村土坟装修图

如果有什么心事心愿还可以向祖先求助,然后是“飘坟”——把带去的烧纸放置在墓门的上方,利用土块压住,左侧的山神土地旁也要压烧纸。

压好烧纸后,要用刀砍除坟墓上的柴草,除去坟地旁的杂草,然后在远处挖一些土,用手捧着土往坟上撒,说是给坟盖被子,千万不要把东倒西歪的石块扔掉,而应该只加不减。

最后是焚烧纸钱、冥钱、纸币、金首饰、各种衣物、手机、手表等,一边焚烧一边祈祷,呼唤祖先前来拿取金银财宝,并且鞠躬作揖,带去的茶、酒倒于焚烧的东西的四周,等所有东西燃烧完毕,点燃爆竹,以示告辞。

注意事项:

1、一定要清理干净现场,不要留下半丝火星,安全第一!!!

2、孕妇及七岁以下小孩一般不去扫墓。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人们清明节祭祖扫墓主要是寄托对先祖的哀思,表达对亲人的思念,同时修整一下坟墓,给漏洞或坍塌的地方修补好,加上一些土,加固坟墓,清扫一下杂草、枯枝败叶,让先祖的庭院焕然一新。

现代人主张在网络上拜祭英烈、先祖,寄托哀思,表达敬意,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祭扫方法,文明又安全,既表达了怀念和敬意,又用文字记录下了当时的心情,或者留下传承万代的文学作品。祭扫习俗也应该因时而异,与时俱进。

正如宋代诗人高翥所诗“人生有酒须当醉,一滴何曾到九泉。”逝者已矣,没有一滴酒能流到九泉之下的!只要诚心祭奠,心中有先祖,祭扫的方式并不重要。

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?

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,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~

北京八王坟有什么故事

八王坟,位于今天东四环四惠桥西南侧的通惠河北岸。这里,曾经埋葬着清朝的“八王爷”阿济格。

阿济格,生于明万历三十年(公元1605年),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,和十四子多尔衮、十五子多铎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,都为太妃阿巴亥所生。

阿济格骁勇善战,顺治元年(公元1644年),阿济格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带领下和多铎一起夺取了北京城,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,因此被封为英亲王,他在王爷中排名第八,人称“八王爷”。公元1651年,多尔衮病死,阿济格想密谋承袭摄政王之位,事情泄露后,遭到孝庄和顺治的幽禁,不久被赐死。死后,他的骨灰埋葬在通惠河畔的一个荒凉的地方,也就是后市所谓的“八王坟”。

康熙登基后,开始重新重视阿济格的开国功勋。乾隆十一年(公元1746年),清廷重新修葺八王坟,有了宫门、享殿、宝顶、墙圈、驮龙碑。正坟、土坟主次分明,更有“东衙门”“西衙门”之别,占地面积达一顷数十亩,规模宏大,显示了墓主人身份的高贵。据见过它的老人回忆,地宫大门后有两道弯槽,内有两个石球;关门时,石球顺着弯槽滚至门后,大门就无法推开了。

1911年辛亥革命后,王爷坟的宫门、享殿都被拆除,卖做砖瓦木料,整座坟墓遭到了严重破坏。日伪时期,乱世下的王爷坟在劫难逃,多次被盗。其中,“东衙门”里埋有大量的殉葬品,更是被洗劫一空。到了解放初期,八王坟随着年代的久远,已经破败不堪。

今天的八王坟,已经是京东近郊地区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。SOHO现代城、蓝堡国际中心等一系列现代高楼拔地而起,更使昔日的八王坟旧貌换新颜。